此刻,我斜倚在双层卧铺下方的小沙发上,任由车厢轻轻摇晃,耳边回荡着铁轨轰隆作响的节奏,此起彼伏,仿佛大地的低语。窗外景色飞驰而过:荒无人烟的旷野、玫瑰色调的焦土、偶尔一两只蹦跳的袋鼠闪现其间;据说,这片土地还潜伏着神出鬼没的剧毒蛇群。
就在不久前,我才在列车的餐车里享用着三套式精致西餐,一边与意大利籍的列车技师长 Joe 聊得甚欢。他告诉我,这趟纵横澳洲南北的传奇铁路,全长 2979 公里,始于1929年。而眼下我们乘坐的这列 ,由31节车厢组成,车长近千米,承载着158名旅客、40名工作人员和6节餐车,以85公里的时速缓缓驶向历史与荒野深处。

哇,原来这是列已经96年的铁轨啊!而他,有个闪亮的名字叫,THE GHAN。
这列火车采用柴油与电气的混合动力驱动,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因季风引发的洪患而暂停营运。入职7年的Joe骄傲地说,The Ghan 这名字,是向19世纪末勇敢穿越澳洲内陆的阿富汗驼夫致敬;他们带着骆驼,协助拓荒、运送物资,为建设交通线立下汗马功劳。如今,这段历史被铁轨铭记,The Ghan 成为澳洲家喻户晓的象征。冬天旺季时更是一位难求,订票得提前九个月!
嘿嘿,这次我和12位旅朋友,真的太幸运!我们在澳洲的南半球夏末,登上了这趟传奇列车,从达尔文启程,南下四天三夜,一路由30度的炎热驶入8度的冬季,终点站是阿德莱德。全程共安排了九顿餐饮,其中三顿是在列车之外品尝的特色料理:比如在旧电报站旁、星空下享用的野外烧烤晚宴,实在难忘!


但说实话,这趟旅程最迷人的地方,并不只是铺着白桌布的列车晚宴,也不单是空旷中回荡的原住民歌声,更不限于灿烂银河下的烛光餐桌,更更不在于沿途4个站下车的徒步慢行与人文参访。而是在火车以85公里时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那一刹那,你突然意识到:这趟旅程,还真不只是一次观光,更像是一场灵魂的剖面;不是为了“看见澳洲”,而是“让澳洲看见真我“。
透过列车窗户那一片不断变幻的长方形风景,好像目睹了一个动态的世界,撞击着我这个静态的自我:世界在不断革新,而我呢,是不是也在静静接受自己的变动?那份冲击不在于车速,而在于内心的时差。

说到底,铁路旅行与邮轮最大的不同,不在于奢华与否,而在那一扇窗外的故事。
澳洲,是广袤而神秘的。它的灵魂,不在沿海都市的高楼玻璃里,而是在内陆那片寂静到可以听见风呼吸的土地中,在一望无垠、不断失焦的红土上。难怪澳洲人一生至少要搭一次 The Ghan;他们说,这是穿越灵魂深处的列车。

Joe 继续娓娓道来:1929年8月4日,阿德莱德火车站聚集了人山人海的送行者,人们满怀激动地见证第一列 The Ghan 启程。这是连接澳洲南北近三千公里铁路的首次启用,载着百余名乘客与物资,两天后安然抵达北方的达尔文,成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壮举。90年后的2019年,《甘汉传说》被正式编撰出版,纪念并讲述这条铁道的史诗篇章;一段关于骆驼旅人、勇敢拓荒者、敢梦敢为者的历史叙事。
The Ghan 绝非普通旅程,它更像是一场个人沉淀的练习,从热闹的边陲驶向世界的空心腹地;红土深处、无人区核心。你甚至可以说,这是一次让“探索”与“奢华”共舞的旅行:在无尽荒漠中,一边喝香槟,一边做一场只属于澳洲的梦。
The Ghan,不只是火车,是一种心灵信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