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途中若能融入在地风味的美食,无疑为整趟行程增添了层次与温度,使这段旅程不仅赏心悦目,更回味无穷。

在武汉,我们邂逅了一家令人惊喜的在地餐馆:“夏氏砂锅”鄂式料理。这里的菜肴极具地方代表性,真是让人眼前一亮!当时我们一行17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前,说不出的热闹与满足。更令人开心的是,可以一次尝遍店内多样化的拿手好菜。说句负责的话,我们点了二十多道菜,每一道都吃得干干净净,不只是响应“光盘行动”,更因为每道菜都吃得出店家的用心。

同行的小黄笑说,下次若与家人再来武汉,一定要再来“夏氏砂锅”排队!

原来,这家“夏氏砂锅”可不是一般餐厅,它是武汉最夯的网红餐馆之一!晚餐时段,平均等候时间长达90分钟。店门口路边排满了小板凳,等候的人一边吃瓜,一边喝绿豆爽,悠哉地等待叫号入座。幸运的是,在我们导游李婷的“神操作”下,仅仅等了30分钟就顺利入座;找对人,果然事半功倍!

整个武汉行,我们不时在追寻地道风味。那种认真劲儿,活脱像中国游客在吉隆坡非找蒲种的“食越添”瓦煲鸡饭那样执着!

武汉市内还有一个兼具历史底蕴与自然风光的东湖,绿意盎然,景色宜人。无论是骑单车还是搭乘中国首创的智能游艇环湖而行,都别有一番科技与悠闲交融的滋味。我们选了一家位于湖畔的“兰府”创意料理餐厅作为午餐地点。餐厅宛如一座庄园,四周绿水环绕,凉风徐来,令人心旷神怡。餐前,由专业茶艺师带来第一杯香茗,接着,一道道精致的创意料理依序登场。每一道菜都让人细细品尝、深刻体会匠心之美。

“老武汉”这个词,本身就带着故事感。相较于北上广深,武汉在国际观光的舞台上或许显得低调不炫,但偏偏因祸得福:2020年那场席卷全球的疫情,让“WUHAN”登上世界关注的焦点。当年,这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,整整封城了76天,也是在那个时期,武汉蓄势待发,准备迎来再一次的高光时刻。

历史上,清末民初的汉口经济繁荣,是中国继上海之后的第二大国际化都市,一度被誉为“东方芝加哥”。如今,作为湖北省会、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,武汉已发展为区域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交通等多重核心所在。

提到武汉,不能不提武汉大学。这座高等学府是武汉的重要象征,每到春季,樱花烂漫,是中国赏樱的首选地。如今,武汉在校大学生数量已超过百万,居世界之首。全市高等院校达82所,仅次于北京。许多知名人士都毕业于此,小米创办人雷军,便是其中之一。

又是夜幕降临,我们特选了“青禾餐厅”享用晚餐。这是一家以高端商务宴请为主打的精品餐厅,主厨坚持“唯有臻稀食材与有灵魂的料理,方能成就独一无二的品牌”。青禾以楚菜为根、粤菜为魂,巧妙融合浙江菜的精致细腻。在旅途中能造访如此讲究的餐厅,实属难得,大家举起白酒杯畅谈,品味人生,没想到在这座“老武汉”竟也藏着如此非凡的料理。

我们住宿的是位于汉口英租界的五星级百年美伦国际酒店。导游李婷介绍,这栋建筑物已有164年历史,是老武汉的重要地标。汉口英租界,曾是五国租界之一,由英国于1861年设立,总面积达1060亩,直到1927年才移交国民政府。昔日,这里汇聚了各国银行与商社,是汉口的金融与贸易中心;如今,周边的步行街依旧人气鼎盛,热闹非凡。

有天早上,我独自搭了滴滴溜达去武汉的老街,粮道街。在路边摊买了一个油饼包烧麦作早餐,朴实无华却极有烟火气,瞬间拉近了我与这座城市的距离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在地接“湖北峡州国际旅行社”汤余英老板的建议与协助下,我们得以入场欣赏湖北省博物馆内那一场珍贵的编钟演奏会——正是那套复刻自2400年前“曾侯乙编钟”的现场实演!为了抢到这场一票难求的演出,小汤与同事们日夜不休在线上奋战,令人感动。

“老武汉”——这个名字,既代表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,也象征着这座城市厚积薄发、愈显韧性的精神底蕴。登上黄鹤楼,眺望滔滔长江,仿佛遇见了千年的老朋友,心中满是感动与敬意。

原来老武汉,是这样好吃又好看!

Related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