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真正踏上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的旅程,我终于来到了那座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(457—464年)的古刹,大明寺。眼前的景象竟让我感到一丝似曾相识,仿佛在哪里见过。是在某部影视剧中?抑或早已在梦境中悄然走过?
细细回想,或许是在旅访日本奈良、京都、高野山时,参观过的那些庄严肃穆的佛寺神坛,特别是弘扬律宗、远近闻名的奈良唐招提寺。大明寺建成至今已有1560余年,而在它建立不久的日本,佛教通过朝鲜半岛传入,并在圣德太子的积极倡导下蓬勃发展,兴建寺庙、弘扬佛法。正是在这一时期,大明寺成为关键所在,因为,这里出了鼎鼎大名的高僧:鉴真大师!

大明寺自身也声名显赫。北宋欧阳修、南宋苏轼、清代乾隆皇帝,以及近代如江泽民等,皆在“下江南、游扬州”时造访此地,留下诗文碑刻。而我,虽姗姗来迟,在千余年后才首度踏访,终究也算“到此一游”,不虚此行。
据《唐大和上东征传》记载:大约1300年前,崇敬佛法的日本长屋王缝制千件袈裟,布施于唐朝僧众,袈裟上绣有四句偈语:“山川异域,风月同天。寄诸佛子,共结来缘。”鉴真和尚深受感动,毅然决意东渡弘法。他历经十年,前五次皆失败,第六次以66岁高龄才成功登陆日本奈良,不幸双目近盲。鉴真大师受到朝廷礼遇,在日本国都奈良东大寺,为日本人授戒传法,并主持建造了唐招提寺;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。
回到青葱静谧的大明寺,我竟“遇见”了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的杰作之一:鉴真纪念堂。原来,他受命设计此堂,曾专程赴日考察唐招提寺及多处古迹,返国后广泛研究唐代庙宇风格,集中中日古建之精华。纪念堂正殿仿唐招提寺金堂而建,后者正是鉴真亲自设计,既保留盛唐气度,也融合当时日本建筑特色。
据扬州导游徐云介绍,自1973年落成以来,鉴真纪念堂屡获殊荣,充分体现梁思成在古典建筑上的深厚功力,同时也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。
春风十里扬州路,卷上珠帘总不如。扬州不仅千娇百媚,更有千年文化积淀,值得一游再游。